棉花膜下滴灌技巧為節水農業開辟新路
滴灌技巧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節水灌溉技巧之一,它能將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和各種養分適時適量地輸送到作物根部鄰近的泥土中。因此,具備顯然的節水、增產效果。地膜栽培技巧能提高地溫,減少田間蒸發,抑制膜內雜草生長。
棉花膜下滴灌技巧就是將滴灌管鋪設于地膜下,使滴灌技巧和地膜栽培技巧有機聯結,并運用于大田主要經濟作物棉花上,充分發揮其節水、增產、增效作用。為干旱地區發展高效節水農業開辟了一條新路。
自2001年起,新疆兵團啟動了“十五”期間建設26。7萬公頃現代化灌溉工程盤算(其中微灌面積16。7萬公頃),目前已完成微灌工程建設面積17萬公頃,提早兩年完成盤算責任,領域擴展到天山南北兵團所屬的各師及農場。作物對象除棉花占絕大多數外,甜菜、玉米、加工西紅柿等大田作物和果樹、蔬菜、瓜類、生態林、經濟林等均有運用,對我國乃至世界微灌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西北地區的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及華北局部地區的天然情況、農業生產條件和特點與新疆類似,農業用水占用水總量的80%—90%,灌溉定額偏高,水資源利用率較低。因此,膜下滴灌節水技巧在這些省區同樣有其適用價值。
這兩年,兵團膜下滴灌技巧模式在內蒙古阿善盟左旗、寧夏銀川市林業研究所、甘肅定西縣和陜西延安市等縣市進行了種植果林、蔬菜、棉花等作物的實驗性推廣運用,范圍最大的有133。3公頃,很受當地歡迎,充分顯示出膜下滴灌技巧的強大生命力。
我國是一個貧水農業大國,現有耕地1。3億公頃,農田灌溉面積占耕地總面積56%,依據我國節水灌溉發展計劃,從目前到2010年要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億畝,預計到2030年,我國人口峰值將達到16億,所需食糧約8000多億公斤,比當前增長2500多億公斤。為此,農業灌溉面積至少應達到11億畝以上。在水資源嚴重緊缺的情況下,灌溉面積的擴展將主要依托節水灌溉技巧。因此,膜下滴灌技巧的運用前景十分廣闊。